肝炎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肝病科

发病部位:上腹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食欲减退、腹胀

相关疾病: 甲肝 乙肝 肝硬化

相关检查:肝功能、血清学检查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干扰素、肝泰乐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肝炎视频

更多>

肝炎文章

更多>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7严重吗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7U/L属于轻度异常,并不严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也称为谷丙转氨酶,正常值的范围是0-40U/L,轻度异常时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造成的一过性升高,或者因脂肪肝、慢性肝炎、胆管结石等病理性因素所导致,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诊断。一、生理性因素:如果患者在抽血化验前,曾经存在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熬夜,以及暴饮暴食、过量饮酒等,都可能导致机体代谢异常,从而引起谷丙转氨酶一过性升高,这种情况不严重,不需要治疗,一般经过充分休息,再次复查后,谷丙转氨酶基本上能够自行恢复正常。二、病理性因素:1、脂肪肝:通常是由于肥胖或者经常饮酒伴有血脂偏高等,长期肝脂肪堆积过多,导致肝功能受损,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建议可进行肝脏超声检查,不仅能够看到是否存在脂肪肝,还能判断脂肪肝的轻重程度,一般比较严重;2、慢性肝炎:若存在长期慢性肝炎不及时经过抗病毒的治疗,会导致肝组织坏死,肝功能受损,引起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升高并且反复波动。若存在慢性肝炎可遵医嘱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复方榛花舒肝胶囊等药物;3、胆管结石:当胆管结石引起胆囊梗阻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胆道感染,从而刺激肝脏引起肝脏损伤,导致谷丙转氨酶异常升高,一般伴有肝区疼痛、发热、黄疸等症状,一般比较严重,建议及时进行肝胆超声检查,明确具体情况。此外,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都可能会导致谷丙转氨酶的异常升高。还可能是由于胆管相关疾病,如胆囊结石、胆管癌或者某些肾脏疾病,如肾盂肾炎、急性肾衰竭等,也会导致全身机体循环变差,从而影响谷丙转氨酶异常升高,这时也比较严重,建议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并进行积极的治疗。建议患者应该及时前往医院,明确谷丙转氨酶异常升高的原因,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慢性肝炎的患者可以使用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若存在脂肪肝的患者可以节制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等,若存在胆管结石的患者应该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等,从而使谷丙转氨酶逐渐恢复正常。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酒等,以免造成肝损害,影响肝功能。

作者:孙静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阅读量: 3830

谷氨酰胺转肽酶偏高

谷氨酰转肽酶的正常值一般为0-54U/L,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可能是由于熬夜、饮酒等生理性因素导致的一过性偏高,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导致,如肝炎、胆囊炎、胆石症,或肝性脑病、肝硬化、肝癌。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一、生理性因素:如果患者近期存在熬夜、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或食用大量高脂食物,会出现谷氨酰转肽酶一过性升高,但适当休息并进食清淡饮食后,通常可自行缓解,也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此外,在大量饮酒或服用影响肝脏代谢的药物后,也可能对肝脏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出现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情况。此时,建议戒酒或避免一次性饮用过多酒精,如果服用的药物对肝脏有损害,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停药或更换药物,以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如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等。二、病理性因素:1、肝炎:肝炎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出现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情况,还可伴有乏力、食欲减退、肝区压痛等症状。如果存在病毒性肝炎,患者需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如果存在酒精性肝炎,患者要及时戒酒;若存在脂肪性肝炎,患者要减重。若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要应用免疫抑制剂,如醋酸泼尼松龙片等进行治疗;若存在药物性肝炎,可以停用药物或减少与毒性物质的接触,随后进行保肝治疗,如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2、胆囊炎、胆石症:除肝脏疾病外,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胆汁淤积,容易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升高,患者应遵医嘱口服硫酸镁、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治疗;3、肝性脑病、肝硬化、肝癌:上述肝脏疾病较重,肝细胞损伤重,会出现肝细胞依赖的酶学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现象,伴随血浆氨升高,可以对症保肝治疗,如肝性脑病的患者可以进行乳果糖灌肠治疗,遵医嘱使用拉克替醇散利福昔明片等药物治疗,肝硬化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等药物治疗,有腹水的患者可以遵医嘱联合使用利尿剂,如螺内酯片等,缓解症状,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无法逆转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肝移植手术治疗。此外,肾盂肾炎、脓毒血症,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等也可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偏高,肾盂肾炎的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抗炎治疗,如使用头孢克肟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脓毒血症、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防止出现并发症。

作者: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阅读量: 3614

转氨酶降下来了还用吃药吗

转氨酶降下来了是否还用吃药,取决于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是否已经解除,如果是急性肝炎、部分慢性肝炎则可以停药。如果是慢性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肝硬化则不可以停药。肝细胞中含有大量转氨酶,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时会使肝细胞受损,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会使血清转氨酶升高,因此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后再决定是否停药。一、可以停药:1、急性肝炎:如甲肝、戊肝、巨细胞病毒肝炎、EB病毒肝炎以及药物性肝炎,此时在转氨酶恢复正常的同时,一般肝功能已经基本修复,且病毒一般已经被自身免疫力清除。另外,在停止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后,一般肝损伤引起的转氨酶升高会逐渐恢复,因此此时可以停药;2、部分慢性肝炎:常见的是乙肝和丙肝,部分急性乙肝和丙肝可以自愈,转氨酶正常后可以停药,大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在转氨酶正常以及乙肝表面抗原转阴超过一年半时,以及大部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丙肝RNA持续阴性以及足疗程使用抗病毒药物后,一般病毒会得到控制而不会对肝脏继续造成损害,因此可以停药。此外,对于脂肪肝和酒精肝的患者,如果已经做到合理饮食、长期戒酒、控制体重,肝功能持续稳定半年以上,转氨酶降下来后可以停药。二、不可以停药:1、慢性乙型肝炎:由于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目前尚缺乏根治的药物,大多转氨酶正常后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长期治疗,因为在乙肝表面抗原持续阳性时停药,可能会引起病毒再次频繁复制,甚至出现爆发性肝衰竭,因此不建议在转氨酶降下来后停药;2、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胆汁硬化性胆管炎,由于自身免疫紊乱无法根治,需要长期用免疫抑制剂或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因此不主张在转氨酶降下来后停药;3、遗传代谢性肝病:以较为常见的肝豆状核变性为例,该病是由于患者基因缺陷导致铜代谢障碍引起的,需要长期使用驱铜药物治疗,诸如此类的还有血色病、胰蛋白酶缺乏等,也不可以在转氨酶降下来后停药;4、肝硬化:如果肝病患者已经进展到肝硬化阶段,残存的肝细胞减少会导致转氨酶下降,实际上肝脏的病变并没有完全好转,仍需继续用药。判断肝病是否治愈不能仅看转氨酶,还要综合B超、肝脏硬度、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建议患者不要自己盲目停药,以免对肝脏造成损害。

作者:黄燕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4970

甲型肝炎与饮食有何关系?有哪些表现?如何预防?

病从口入,注意饮食卫生每逢冬末初春,沿海个别地方甲肝病例就会略有上升。“据说甲肝传染性很强,是真的吗?甲肝感染后有哪些表现?应该如何预防呢?”咱们现在来解析。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在1973年首次发现的。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HAV感染引起的急性肝脏传染病,以肝脏炎症为主要病变。甲肝,是1种1次性自限性感染,很少导致严重的肝脏疾病或死亡。甲肝,经粪口途径传播,不安全的水或食物、卫生条件差、个人的不良卫生习惯等,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因素。甲肝传播,还有1个重要的因素,生吃海鲜或河鲜。这种传播过程,曾经开创了举洪荒之力死磕传染病的先例。时间要倒回到1988年,上海市甲肝爆发,短时间内感染了20多万人,毛蚶被认为是造成疾病流行的祸首。当时征用了大批的学校和旅馆,几天内增加了11.8万张床位,对全部患者进行免费治疗。这场战役,花掉了10亿元,相当于全市每年卫生经费的5倍。不过,钱花得值,29万感染,只有31例死亡。那场风波过后,咱们有了正式的《传染病防治法》。甲肝病毒可以长时间存活于海水、淡水、废水、土壤中,呈全球性分布。当1个未受感染的个体,摄取了已经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就可能感染甲型肝炎;与感染的家庭成员的密切接触,也会造成感染。感染甲肝病毒1个月后,仍然具有感染性。儿童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多数没有临床症状,大多数感染的成年人,则在暴露于病毒2周内出现症状。甲型肝炎病毒不会像乙肝、丙肝那样造成慢性肝病,通常在急性感染后自愈,个体感染后会获得持续免疫力,不会再有2次感染。甲肝的平均潜伏期为30天,症状呈急性,从轻微到严重,持续时间可达8周。甲肝的表现包括恶心、食欲减退、呕吐、腹部疼痛、腹泻、发烧、全身乏力、疲劳、关节疼痛、暗色尿、粪便呈苍白色等。约有75%的成年人,在急性感染期间出现发烧、乏力、黄疸等症状;2岁以前的幼儿中10%会有症状;儿童急性感染则多数没有临床症状。甲肝的确诊,需要进行血液检测,如果甲型肝炎病毒的IgM抗体呈阳性,就可确认为急性感染;还可以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也就是RT--PCR等方法,检测甲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RNA。影像学检查,比如CT扫描或超声等,通常不用于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应对甲肝的主要方法是休息、支持、对症处理,重点是减少痛苦并预防并发症,比如防止脱水等,通常需要补充营养和水分。大约85%的甲肝患者会在3个月内康复。甲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因此,注重饮食卫生和安全饮水是预防的首要措施。甲型肝炎病毒,可以在指尖存活4小时,便后严格洗手,对预防HAV感染非常重要。甲肝病毒在摄氏85度以上的温度中才能灭活,因此,要避免生吃海鲜或河鲜,食物需要高温煮透煮熟再吃。1995年,HAV疫苗成功研制,已经成为儿童推荐免疫接种计划的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对于HAV的一级预防,按照流行率的高低来选择疫苗接种策略,中度流行地区,对所有12到24个月龄儿童注射HAV疫苗;低度流行地区,只对高危人群接种。二级预防,主要针对暴露后预防,HAV感染后尽快给予免疫球蛋白被动预防或HAV疫苗主动预防,能够有效预防发病或降低肝炎的严重性,重点人群是与确诊患者同居,而且没有接种过HAV疫苗者;与确诊患者有性接触者;与确诊患者共用注射器者;在基层保健中心工作,没有接种HAV疫苗的人员;甲肝流行地区的食品加工者或相关密切接触者。因此,没有甲肝免疫史或者没有感染过甲肝病毒的人,可以通过甲肝疫苗接种降低感染风险。

作者:谢艳迪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阅读量: 3523

肝炎早期身体这3处会出现疼痛

肝炎是肝脏疾病中高发的种类,主要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多见,包括我们熟知的乙肝、丙肝、甲肝等等。一旦患病,那就会直接影响肝细胞的健康,甚至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严重疾病,最终走向肝癌结局。所以对肝炎绝对不能忽视,一旦身体有以下三处疼痛,那就要提高警惕了:1、右腹部疼痛肝脏本身就处于我们右侧腹腔之内,虽然肝炎早期疼痛症状不明显,但是随着肝炎的不断发展,在炎症刺激下肝细胞受损坏死就会导致炎症加剧,从而刺激肝内隔神经分支,导致喊着产生疼痛感。另外,如果出现肝脏肿大症状,那同样也会引起肝包膜牵拉扩张,刺激肝包膜上的感觉神经,从而导致右腹部隐痛、胀痛等症状出现。2、关节疼痛别忽视据临床数据统计来看,约30%的乙肝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症状。这是因为乙肝病毒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关节滑膜,而滑膜细胞感知病毒存在后就会将其吞噬,从而诱发滑膜细胞水肿、增生;同时,这种信号还会被免疫系统感知并迅速做出反应,向着关节处聚集大量炎性细胞产生抗体,当抗体与抗原结合之后,就会形成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反复对滑膜造成刺激,导致其充血和水肿,关节疼痛症状也会因此出现。3、右肩疼痛如果本身患有肝炎,但却一直都没发现或没有进行科学治疗的话,那肝炎就会向着肝硬化、肝癌等方向发展,特别是乙肝患者后期出现肝癌的几率相对较大。一旦发生癌变,患者就可能出现右侧肩痛等症状,这是由于肿瘤压迫或侵犯到了膈肌、臂丛神经,这些神经和右肩相连接,因此会诱发右肩疼痛;肿瘤压迫膈肌造成的右肩疼痛以牵拉性疼痛为主,特别是在适量活动后疼痛更加明显。正因如此,即便是出现了这类症状,患者也容易将其误认为是肩周炎,因此耽误了诊断和治疗。以上三个症状出现,都可能和肝炎到来有关。除此以外,身体乏力、黄疸、食欲减退等,都可能是肝脏异常发出的信号,想要判断自己是否出现了肝炎,还需进一步对肝脏进行检查,包括肝脏彩超、肝功能等多个项目。

作者:谢艳迪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阅读量: 3672

肝炎许多种,原因有很多

引起转氨酶升高导致肝炎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有,由甲乙丙戊等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嗜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炎,肥胖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毒物引起的中毒性肝炎,遗传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肝炎等等。另外熬夜、感冒、发烧、劳累等也可以引起转氨酶升高造成肝损伤。

作者:孙秀荣 沧州市传染病医院 阅读量: 3638

肝炎问答

更多>

肝炎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肝炎 推荐专家
郭雁宾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肝病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郭雁宾,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教授。对SARS、流脑、DIC等传染病杂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尤其对乙、丙型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和妊娠肝炎及抗菌素、抗病毒药合理使用、医学统计学、群体性发热、医院内感染、慢性HBsAg携带者正确处置等有较深入研究。擅长肝炎、妊娠合并肝炎等治疗。发表论文107篇,共出版“传染... 展开
个人擅长: 肝炎、妊娠合并肝炎等治疗。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